意昂3第七届新加坡双年展:从星洲来的娜塔莎
栏目:喷绘 发布时间:2024-09-19

  第七届新加坡双年展别具一格地被赋予了一个拟人化的命名“娜塔莎”(Natasha)。这是托尔斯泰名著《战争与和平》里天真无邪的女主角。本届双年展策展团队由四位女性艺术总监组成,她们带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术专长聚集在一起,寻求创新和改变。她们拒绝了常规大型展览项目略显晦涩的主题,以“娜塔莎”这个活泼亲切形象为整个展览染上女性特有的敏感、想象力及温柔气息,带给人们情感上的慰藉。

  双年展开辟出供参观者漫步、休息和交谈的探索空间。艺术走出美术馆,散布在新加坡这座现代化城市全境13处地点。“娜塔莎”抗拒艺术制造的奇观,她邀请公众进入具体的时空内与作品共处并建 立 连 结。由此,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也被破除。在新加坡城市中心的摩天大楼凯联大厦内,一间零售商铺变身为现已有逾700本库存的“未读图书馆”。该项目由新加坡艺术家张奕满(HemanChong)同荷兰艺术家勒内·斯塔尔(Re néeStaal)于2016年发起,曾巡游世界各地。“未读图书馆”欢迎所有人捐赠几册未读的书籍。作为交换,捐赠者得到图书馆终身会员资格,可免费借阅馆内藏书。两位创始人深度考量着作为学术基础设施的图书馆,他们认为图书馆理应尽可能地包含大众尚未知晓的内容。他们还强调,人们获取知识的权限不应该受限于资本,对知识的过度消费损害了人们平等求知的权利。因此,“未读图书馆”建设起一座再分配的资源池,馆内每一本书都曾经是私人的财产,但它们当时未发挥其价值。资源池里汇集了因各种原因未被阅读的书籍,它们回到公共领域,还原为人人均可以访问、共享的知识。馆内书籍随机陈列,甚至摞成一堆。来访的读者感到轻松自在、宾至如归,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整理、排列书籍。这种给予观众充分自由的做法同样可以在韩国交互设计师赵艺珍(Yejin Cho,音译)的《draw2play》(意为画和玩)的公共艺术里见到。《draw2play》以大型平面喷绘的形式覆盖街区主干道的围栏。喷绘上共有十余个几何图案可供选择,每个图案旁边均附有使用规则和游戏说明。设计师深感疫情严格管控措施下人与人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所以她构思了这些街头游戏,鼓励路人们自发相邀玩耍,重拾生活乐趣。

  “娜塔莎”带着艺术的种子走出新加坡本岛,越过峡湾登陆本岛海岸线以南的度假胜地圣淘沙岛甚至更偏僻的离岛上。此行为提示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新加坡的岛国身份。来自夏威夷群岛的母子艺术家二人组借用当地语言里的“KīPUKA”呼应“娜塔莎”。“KīPUKA”具有多重含义,它既指火山景观里被熔岩包围的土地,也被从地质学引申至文化人类学中,指促进太平洋岛民文化传统复兴的社群文化空间。展览里的“KīPUKA”呈现为一座经过改造的海运集装箱。集装箱内,二人组展示了他们的家庭、朋友、合作者等人际网络里不同主体的日常艺术表达。关乎岛屿的文化材料充实在这个类似于临时游客中心的空间内。在这里,“KīPUKA”是文化生命力和韧性的最佳隐喻。双年展对岛屿的关注也延伸至对脚下大地的亲近。瑞典艺术家奥萨(?sa Sonjasdotter)将颇具仪式感的土豆种植实验转移至新加坡。艺术家与育种者、农民和园丁合作,开启有关土豆培育的研究和特定地点艺术装置的落地。土豆是最常见的作物,也是安第斯山脉地区的主食。通过跟踪秘鲁土豆种植的迁徙轨迹,艺术家反思移民流动、全球性粮食生产以及所在地社区代际传承的烹饪文化。与奥萨田野实验的大体量迥异,韩国的甘东焕(Donghwan Kam,音译)选择在城市景观的角落安置微型发酵室。东北亚家庭日常的发酵、料理的经验与产出正是时间和自然的双重馈赠。发酵室被塑造成一间间玩具模型式的可爱房屋,直接放置在地上,其内大豆等食材以展期为限不断发酵。“娜塔莎”吸引来访者作伴踏上游览新加坡全岛的旅程。不过,批评声随之而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展示当代艺术的初衷固然好,但是有观察者指出由于缺乏对展品内容通俗易懂的介绍,普通游览者往往只沉迷于风景。另外,展览人格化的命名牺牲了集中讨论某一议题的框架、模糊了策展者的立场,导致作品较难从整体上获得连贯的解释。“娜塔莎”还试图重新想象双年展的存在形态,但她做得不尽如人意。策展团队没有像今年的卡塞尔文献展一样做出根本性放权,她们仍然保持策展人高度集权决策的传统。

  基于新加坡地理位置和多元族裔背景,聚焦东南亚艺术的发展始终是新加坡研究者的核心关切,也是双年展项目启动之初的真切语境。令人印象深刻的混合媒介装置《天使小屋》(Hut Tep SodaChan)为新加坡美术馆馆藏,由迪·甲尼他(TithKanitha)这位在柬埔寨金边生活的新锐艺术家创作,其叙事混合了个体体验、集体记忆和该国独特的文化元素。《天使小屋》的名称取自1968年高棉语电影,装置内的生活场景由艺术家邻居贡献出的个人物品、日常物件组成。这个物品与故事交织的场域见证并记录着现代柬埔寨经济和社会的变动。本届策展团队反复强调展览要跨越至陌生的地理范围、跳脱后殖民话语、减轻新加坡代言东南亚地区的负担,但是从众多涉及东南亚民族议题的参展创作中我们依然看到策展方潜藏在表面宣言背后的摇摆不定和矛盾。策展手法的拘谨使策展人的先锋意愿不得不退回到既定的实践范畴内。何颖雅(Elaine W.Ho)的时基艺术(Time- based Art)《末代街市》(Last Emporium)或许可以成为上述问题的答案。“末代街市”原本是一本香港文化研究专著的初题,该书探讨了殖民主义意昂3、全球化历史对香港文化的多维度影响。何颖雅的艺术再度审视这座城市不同时空的离散景观,邀约生活中相遇的友人讨论他们主观判断下的社会现实,留下文献和信笺。该项目在不同都市构成的网络中展开跨语际的游牧和漂流,它提供了一系列思想的便携物质载体供有兴趣参与到项目里的人发现、携带、交换那些信息碎片。反观双年展策划者们的雄心,她们期待这场展览能够“改变观察世界的方式,激活改变认识的潜能”,但我们不禁会质疑“娜塔莎”是否唯有采纳超越已有范式的批判性方法才能真正达成策划者的目标呢?一个游牧的、脱离地缘特质的“新加坡”双年展又该如何名符其实呢?仍在进行中的“娜塔莎”对此缄默不语。■(编辑:弥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由:login_意昂3体育·(中国区)官方直营平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