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再出发:由静而动补足短板意昂3平台
栏目:喷绘 发布时间:2024-08-28

  融媒体时代,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更新越来越快,自媒体正在抢夺摄影记者的发稿阵地。在各种新媒体的冲击下,诸暨日报的摄影记者在拍图片的同时开始拍摄视频,进行转型升级。如何发挥静态图片与动态视频各自的优势,既拍出好图片,又拍出好视频,成为摄影记者迫切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融媒体时代,虽然视频产业飞速发展,但静态的新闻图片仍以它独特的魅力,在传播形式中显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融媒体时代,一张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引起读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摄影记者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能够较迅速地发现新闻意昂3平台,用专业的现场把控能力捕捉住可视形象的典型瞬间,提升新闻图片的质量。如在大唐镇劳动力市场拍摄招工难时,一张小作坊业主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来往外来务工者的照片,就足以表现主题。

  深度报道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与研究,采访挖掘,用图片立体报道,信息量大,能引发读者思考,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重大。专业的摄影记者,除了关注新闻图片的时效性及第一现场记录,还要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做一些深度摄影报道,这样才能使图片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和持久关注。

  (红枫义警是由100余名村民组成、从晚饭后走路散步的健身群众演变而来的队伍,他们积极参与治安巡逻、法制宣传、安防教育、纠纷调解、文明劝导、社会关怀,现已成为枫桥派出所的“左膀右臂”。2017年9月11日浙江日报第一版《“枫桥经验” 历久弥新 ——诸暨枫桥镇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纪实》报道后,作者给枫桥镇红枫义警阮秀华、何欣勇、陈荣周、陈晓芳、钱汤军(左起)拍摄了以巨幅浙江日报为背景的肖像。)

  去年,适逢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和习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诸暨如何让这块金字招牌与时俱进,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诸暨日报经过数次策划会,找到一个独辟蹊径的切口:从典型中找回馈,从报道里找答案,从画面中找故事。于是,我们策划了一个大型影像采访行动,通过查找各报刊中有关枫桥经验的4000多篇报导,筛选出符合条件又有典型意义的40余人作为拍摄对象,通过联系采访最终定下35人。我们磨合拍摄风格,筛选报纸格式,联系拍摄人物,确定拍摄地点,耗费近半年时间,打印35张从中央到地方的报纸,以2米高的喷绘为拍摄背景,为那些新闻人物拍摄肖像。最终,我们完成了《“枫桥经验”中的人和事》这个专题,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方式,让历史与现实对话,寓意枫桥经验常在常新,也体现了枫桥经验这些年的影响。这组图片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获得了浙江新闻奖二等奖、浙江省摄影艺术展金奖。

  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新媒体,不受版面束缚,图片都可以放入同一页面,还可以插入链接,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摄影记者在采访时,要改变以前只为纸媒供稿的习惯,要对新闻内容进行多视角立体拍摄。

  比如,报社安排采访拍摄一个在国际袜都诸暨市大唐镇年初订单全年排满的袜业企业,如果只是在纸媒头版发一则图片新闻,摄影记者可能会从生产、包装、物流等环节选择一个场景进行拍摄。但在融媒体时代,摄影记者要带回来的不光是生产、包装、物流等环节的图片,还要拍摄企业全景、展示厅、工人、产品,甚至食堂、职工宿舍等。从表现形式上,要有大场景、中景、特写,供不同端口的编辑选择。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微视频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诸暨日报的摄影记者也开始了拍摄视频的尝试与探索。

  摄影记者转型拍视频,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新闻敏感性、技术性优势,像把控单幅画面一样,拍摄好视频的每一帧画面,让动态画面更完美、更有深度。如拍摄《新高考时代的少年》这个视频,摄影记者严格控制每一帧画面的构图、用光、虚实,以视频影像的每一帧都要成为壁纸的高标准来要求,让镜头语言更为优美大气意昂3平台。

  对于转型拍摄视频,有些摄影记者的态度较消极,原因之一是需要从零开始学习。相机、摄像机或其它视频拍摄设备的视频功能需要学习,PR、AE等视频剪辑、制作软件需要学习。当然,这些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最难的是要从静止的单幅画面表达切换到动态的视频表达,机位选择、画面节奏感的把握都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探索。要动起来,首先是要学起来,而且要孜孜不倦地学。诸暨日报多次派记者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学习短视频策划先进理念、培训前端制作技术,并请来专家到本报培训指导。

  现代社会,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抖音、H5、VR等新媒体、新技术不断涌现,又在竞争中不断演进或淘汰。5G技术渐趋成熟,未来的新媒体将会怎么样,谁都无法预知。摄影记者拍摄的视频也要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将自己的思考、感悟和判断,放在作品中。

  如牌头镇外陈火车站,是一个由废弃的火车站改造的公园。这样一个网红景点,在我们筹备采访的时候,已经有多家自媒体报道过了。所以去了两次之后,拍了一些照片,准备做个日常新闻《昔日站台 今日公园》,算是完成一个任务。但是,在交稿之后,跟值班总编探讨,总觉得在自媒体时代,重复视角、重复报道、重复讲述,作为主流媒体,作为一个资深的新闻记者,这样表现是失分的。“能不能在这种题材上后来居上,创新出彩,体现我们一家主流权威媒体的价值?”这是值班副总提的一个要求,其实也是我们在新闻日常中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的。

  于是,我们将原来的成片全部推翻,决定重组团队,从读者兴趣角度切入,以主播带你游的视角,有图有文,有视频有解说,有传播有互动,结合Vlog的形式拍摄了一部短片,并配合相关照片形成影像专版,全媒体介绍网红站台公园。这时候,摄影记者既是导演、又是编剧,既是出镜的主播,又是幕后的编辑,既是记者,又是被拍摄者。方式新颖,角度新颖,立意新颖,获得了众多点赞。它还成为我们的一次全媒体报道的练兵。

  在融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新媒体的编辑往往既需要大量的图片,又需要长短不一的各类视频,使新闻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摄影记者在采访时,既要拍好图片,又要拍好视频,难度很大,但又必须克服。这就需要摄影记者有过硬的新闻判断能力,随时调整信息采集的动与静的侧重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端口编辑的需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由:login_意昂3体育·(中国区)官方直营平台提供